史可法、谢石、赵声、顾宪成分别是哪里人
史可法——扬州
谢石——南京人
赵声——镇江
顾宪成——苏州
清末的吴樾刺杀五大臣是怎样一个事件?
刺客吴樾安徽桐城人,保定高等学堂学生.1900年至上海、直隶,广交志士,与陈天华、赵声等结为知交,推崇"暗杀"、"恐怖革命"等信念.1905年,利用假期赴京,图谋炸毙铁良,但屡未得手.此时恰值清廷假立宪之名,拖延时间,伺机向革命党反扑,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.吴樾当机立断,改变刺杀铁良计划为弹炸五大臣.事先与秋瑾商量,至前门火车站踩点,后秋瑾先回南方筹备,吴樾写有一纸遗嘱交她收存,其中说:"不成功,便成仁.不达目的,誓不生还."9月24日,他抱炸 弹登上五大臣的专车,谋炸五大臣.因人多拥挤,车身震动,怀中炸 弹爆炸而事败,吴樾自己被炸裂胸腹,手足皆断,当场身死.三大臣中,只有载泽、绍英受轻伤.
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一人的故事
程良生平 程良(1883~1911.4.27),字元亮,亦名亮元、学梁,汉族,安徽怀远县城关人.父万彭,业瓦
工,性任侠,好为乡里排难解纷,不避权贵.母朱氏,县西支湖人.程良年少时家贫,清提督李绍武老而无子,因与程万彭有亲情,收程良为义子.后程良因受歧视,乃愤而复姓归宗.程良兄弟4 人,程良排行二.少时稍通文史,膂力过人,诚朴侠义,人称"呆公子".19 岁肆业于安庆陆军小学.光绪三十一年(1905 年),由倪映典、郑赞臣(丞)介绍入同盟会.当时,赵声统新军三十二标驻南京,程良任赵部正目.赵常率新军203练于明陵,演讲革命道理,讲至精辟生动处,程良常为之感泣.后因孙毓筠涉嫌被捕,赵声去广州,程良亦去广州任赵部下级军官.光绪三十四年(1908 年)返皖,与熊成基、宋玉琳共谋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,失败后离安庆.宣统元年(1909 年)程良再至南京,与宋玉琳相誓约,同赴广州.宣统三年春,随宋玉琳赴广州,同在赵声部进行革命活动.广州起义前,宋玉琳在马鞍街设立机关部,程良伪装哑人往返香港、广州间,充当联络.4月27 日(农历三月二十九日)下午,与宋玉琳同至小东营出发攻督署,转战华宁里.程良冲锋陷阵,血殷襟袖,战至日暮,仍坚持战斗.宋玉琳见大势已去,急呼程良先退去.程良
说:"与群同来,不能忍去."终至弹尽被捕.清提督李淮严刑159供.程良大骂说:"吾与满奴无可言者."再问,终不答,当时被称为"哑党人".大义凛然,从容就义,时年28 岁.烈士忠骨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.
大事年表
1902年(光绪二十八年)入安庆陆军小学堂肄业.
1905年(光绪三十一年)由倪映典、郑赞臣介绍参加同盟会,充新军第九镇第三十三标正目.
1907年(光绪三十三年)随赵声赴广东,任新军二标下级军官.
1908年(光绪三十四年)返回安徽,于11月参加熊成基、范传甲领导的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,失败后逃亡.
1909年(宣统元年)复至南京
1911年(宣统三年)初至广州,随宋玉琳在马鞍街设立机关部,并往返于香港、广州之间,专事密传讯息与机宜,积极准备广州起义.4月27日起义爆发,他与宋玉琳等随同黄兴所部攻打两广督署,攻进督署后,转战至华宁里,终因弹尽力竭被捕,从容就义.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.
情绪低落,灰心失望的四字词语
【成语】:灰心丧气
【拼音】:huī xīn sàng qì
【解释】:灰心:心如熄灭了的死灰;丧:失去.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,意志消沉.
【出处】:明·吕坤《呻吟语·下·建功立业》:"是以志趋不坚,人言是恤者,辄灰心丧气,竟不卒功."
【示例】:因为遭受了很大的损失,都有些~了. ★吴玉章《论辛亥革命》
【近义词】:垂头丧气、心灰意冷
【反义词】:意气风发、踌躇满志、信心百倍
【语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意志消沉
【英文】:have heart failure
【日文】:がっかりして気抜(きぬ)けする
【德文】:den Mut sinken lassen
【俄文】:совершéнно пасть духом
(灰心丧气,灰心丧气)
信心失去,意志消沉.
吴玉章《论辛亥革命》三:"一九一○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以后,那些领导起义最积极的分子,如赵声、黄兴等,因为遭受了很大的损失,都有些灰心丧气了."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二章:"想到这里,富农灰心丧气地翻身转向墙壁."亦作"灰心短气".
寄生《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》:"是诚中国前途之隐忧,而足使倡言革命者灰心短气者也."
梁启超《呵旁观者文》:"杰黠无所容其跳梁,则惟有灰心短气,随波逐流,仍入于奴隶、妾妇、机器之队中."
程良的人物轶事
当时同盟会在多次起义失败后,为了把革命推向前进,决定再接再厉,集中全部力量,在广州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.1910年11月,孙中山与黄兴、赵声等在槟榔屿议定广州起义计划,会后由黄兴、赵声在香港组成统筹部并分任正、副部长.派人到新军、巡防营和会党中活动,向海外华侨募集经费.各地同盟会员纷纷潜入广州,准备起义.并从香港选派骨干八百人组成敢死队进入广州,陆续设立秘密机关三十余处.
广州起义前,宋玉琳在马鞍街设立机关部,程良则伪装哑人,往返于香港和广州之间,充当联络. 1911年4月8日,革命志士温生才在广州击毙清将军孚琦,被捕牺牲.由于清两广总督张鸣岐严加戒备,同盟会起义计划作了改变,在力量尚未集中而又不得不发动的情况下,4月27日(农历三月二十九日)下午,黄兴率敢死队一百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,转攻督练公所,正遇清水师提督李准率兵截击,双方展开激战.黄兴的右手在激战中被打断了两个指头,但仍然沉着地指挥战斗.
此时,宋玉琳、程良等加入黄兴所部,攻打总督衙门,转战华宁里,冲锋陷阵,英勇顽强,血染襟袖.起义军奋战一昼夜,伤亡严重,被迫退却.宋玉琳见情况危急,催促程良先退.程良说:"与君同来,不能忍去."两人继续并肩血战,最终弹尽力竭被捕.
之后宋玉琳在受刑讯时,大义凛然,慷慨激昂,陈述黄兴攻战之理由,并坦言道:"安庆之役,吾当死而未死,将有以报吾友范君也,今日者则可以死矣."问官及观审者无不动容.
清水师提督李准严刑159讯程良,程良英勇不屈,大骂道:"吾与满奴无可言者."再三讯问,终不答话,当时被称为"哑党人".
两人就义时,宋玉琳32岁,程良28岁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