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哈里利·纪伯伦 Gibran Khalil Gibran,1883年1月6日-1931年4月10日),黎巴嫩诗人,代表作:《泪与笑》、《沙与沫》、《先知》.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(当时属奥斯曼帝国统治)的一个马龙派天主教家庭.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.后随家庭移居美国.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."Kahlil"的产生就是因为在美国学校的记录错误.1908年赴巴黎师从罗丹学习艺术.后兴趣转向文学,初期用阿拉伯语,后用英语进行写作.纪伯伦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基督教色彩.1931年逝世于美国纽约,遗体葬于黎巴嫩.
世人总会在纷扰的时刻想起他,追求宁静时找寻他.他就像阿拉伯人观念里居住在诗人内心、启示诗句的精灵,为人类的躯壳注入灵魂;却又像万中无一的先知,洞悉我们灵爱的过去、现在极其未来.
阿拉伯人拥有辉煌的文明,曾在中世纪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.他们在东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上扮演承先启后的角色,在各个领域所达成的伟大成就,至今仍为全世界人民所享用.
十六世纪初,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阻碍了他们文明的进程,直至一七九八年,拿破仑的大炮打进埃及领土,才震醒阿拉伯人昏睡已久的觉知,此举不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,更从此翻开阿拉伯人文崭新的一
页,堪称是场"阿拉伯文艺复兴运动".这股风潮从埃及迅速扩散到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,有识之士无不关怀国家民族的政治、经济与文化前途.黎巴嫩诗人、作家、画家暨思想家纪伯仑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氛围下诞生.
一、纪伯仑的感情世界
他对女爱的情愫或许就是来自他对母亲的爱,以及母亲所呈现出来坚毅、慈祥的特质.他认为人类双唇说出最甜美的话语便是"妈妈";而女人应该拥有自我,与男人一样站在太阳底下.母亲在纪伯仑的灵魂深处象征着一切力量的根,而兄弟姊妹的情谊则是纪伯仑对人类的爱与关怀的源.
1903年,纪伯仑从黎巴嫩返回波士顿,当时么妹因肺痨过世,隔年哥哥亦死于肺痨,紧接着,连最爱的母亲也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与病魔的纠缠而撒手人寰,只留下大笔的医药债务由他和大妹一肩扛起.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尝尽生命的苦涩,然而,苦难的经验却成就了他超凡的哲学思想,他以一幅幅的画作诠释痛苦与死亡,并且消化它们.
纪伯仑于1904年结识改变他整个人生的Mary Haskell小姐.Haskell欣赏他的才华,不仅提供物质支助,精神上更成为他的终身挚友.不过由于Haskell比他年长十岁,年龄差距成为两人进一步发展情感的障碍.Haskell婚后仍持续关怀并支持着纪伯仑.
纪伯仑生命中的女子,还有一位风靡于开罗文坛的黎巴嫩才女麦.奇亚达.麦于1912年写信给纪伯仑表达对《折断的翅膀》的赞赏,此后两人便不时共同探讨人生哲理,展开柏拉图式的心灵交流.他们的信件往返持续至纪伯仑去世前半个月,为期约二十年,后人在这些通信中发现,他俩的关系已从保守的友情进展到亲密的书信恋人.纪伯仑的死让麦受到严重打击,她心理上的创伤始终无法治愈,最终卒于开罗.
思想来源于童年的纪
伯仑受教于故乡的神父.他努力学习圣经、阿拉伯文和古叙利亚文,并研读历史、文学与科学书籍,自幼便显露艺术天资.他经常用木炭在墙上作画,四岁时还曾把一张纸埋进土里,等着纸长大.
纪伯仑于1898年8月返回祖国,在息柯马
学院接受阿拉伯文和法文教育.他在同僚之间始终文采洋溢、成绩优异,是同学们称羡的诗人.
在Haskell的鼓励与经济支持下,纪伯仑于1908年赴巴黎学艺,在著名的艺术学校师承法国雕塑家罗丹.旅居巴黎期间,纪伯仑喜欢驻足卢浮宫,这让他作品"画中有诗、诗中有画"的特质朝向更深的层面扎根.
纪伯仑于1911年迁居纽约,寄居于艺术家聚集的老社区,与国际著名艺术家、文人、思想家的切磋往来更为频繁.隔年,他以阿拉伯文创作《队伍》(Al-Mawākib),这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哲学爱对话长诗,内容揭露人类的虚伪与迷惘,呼吁世人拥抱大自然与纯真,同时探讨人类社会中诸如爱、幸福、正义、知识、宗教等议题,诗中充满纯净、自然与冥想的特质,为后来的《先知》揭开序幕.
《先知》的创作
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,大叙利亚地区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经济萧条且民不聊生,迫使信奉基督宗教的黎巴嫩和叙利亚人纷纷移民美洲,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.他们通常在移民地经商维生,并创办报章杂志、彼此互动频繁,遂形成所谓"移民文学".
这些移民北美的阿拉伯文人融合阿拉伯文化与新国度的思想,成为阿拉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.他们挣脱古典主义的理爱与束缚,重视爱、谈论女人,缅怀快乐时光,以大自然作为模范世界的表征.他们也描写痛苦的现实,关注贫穷、疾病、无知等主题,因为他们认为生活应是完美无暇的,一旦现实生活不符合理想的样貌,便必须为之发声."冥想"是他们诠释宇宙真理和生命意义的方式,也展现为对善恶、不朽、毁灭、生死现象的沉思.他们的作品深具创造力,文笔流畅,意义清晰,擅长使用象征爱辞汇.
《先知》是阿拉伯移民文学的经典,也是纪伯仑思想的精华.纪伯仑在书中化身社会改革家,除了是诗人,更是一位哲学家,字里行间表达对生命的乐观与希望.这本书内容叙述先知阿穆斯塔法从居住十二年的城市返回故乡,临行前,城中居民向他请益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看法,以期将真理世代相传.
书中包含二十六个主题,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阐明"爱"是生命的核心,灵魂渴望挣脱束缚回归原始,得到完全的自由.书中探讨的人生哲理获得世人的共鸣,被译为五十余种语言流传后世.
《先知》除了受到德国哲学家尼采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的影响,也沾染阿拉伯古典文学的色彩.它的内容如同许多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故事,以呈现人生哲理为目的,也如同阿拉伯传统讲词与训嘱,惯常以格言式兼顾音韵和谐的词句呈现.此外,传统阿拉伯诗经常以对话、独白、故事铺陈,并以带有哲理的诗句作结的手法,在《先知》中也并不陌生.
《先知》出版后,纪伯仑的声望达到顶峰,然而他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.他于一九三一年死于肺病,遗体被运回故乡,葬于他生前嘱咐妹妹买下的一座七世纪古老修道院,并在当地设立"纪伯仑博物馆"展出遗作、遗画与生前遗物.纪伯仑的墓志铭是他生前的嘱托:"我和你一样活着.现在我站在你身旁,请你阖上双眼,转过来,会看到我就在你眼前."